陈卓生 陈卓生

最小化 最大化

 

陈卓生简历

     · 基本信息

姓名: 陈卓生
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:

2013.10-- 中科院心理所,博士后
2009.09--2012.06 中国政法大学,刑法学专业,博士
2001.03--2005.06 中科院心理所,健康心理学,硕士

 
·研究方向

 

罪犯创伤后应激障碍、情绪加工困难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的关系

完全刑事责任能力、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人自我概念、自我控制能力、早期PTSD及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研究

 

·发表论文或论著

论文:

陈卓生,(2014)犯罪的波动:相对剥夺感的作用 . 美中文化观察,6,4,32-39.
陈彬,陈卓生,(2013)基于预防重新犯罪的职业教育路径设计.中国监狱工作研究,5,5,22-26.
陈卓生,(2012)重新犯罪综合动因测评和罪犯的矫正分类.国际法律心理学大会文集, 198-204.
陈卓生,韩布新,(2012)HIV感染罪犯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.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,15,1, 
陈卓生,(2010)监狱警察职业倦怠量表的建构.法律中的心理学,212-218.
陈卓生,韩布新,(2008)罪犯改造积极性的影响因素研究. 犯罪与改造研究,228,8,33-37
陈卓生,韩布新,陈惜云,(2008)罪犯改造动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.犯罪与改造研究,    225,5,56-60.
陈卓生,韩布新(2006)狱内服刑时间对罪犯人格特征影响研究.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      14,3,312-314
陈卓生,韩布新(2005)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.中国心理卫生杂志,19,3,211-213

书籍:

陈卓生,犯罪的相对剥夺论. 北京:中国长安出版社,2013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罗大华,马皑,陈卓生等,犯罪心理学. 北京: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3.
罗大华,陈卓生等,检察人员必读:心理健康教育280问. 北京:中国检察出版社.2011.
张金桑、王平,陈卓生等,监狱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. 北京:中国长安出版社,2014.

 
·联系方式
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,邮编:100101
E-mail: shczs2000@163.com